|
1971年,在美元汇率表现疲软且不断下跌之际,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约翰•康纳利(John Connally)向全世界说了一句有名的话,他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30年过后,当美元走强并持续上升之时,康纳利的后辈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说出了另一句同样有名的话:“强势的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
这些天来,由于美元表现疲软且不断下跌,我们本来期待美国官员会重新念起康纳利那样的咒语,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反而选择了鲁宾式的祷辞。细想一下,当美元如此走软之际,反倒去歌颂强势美元,这意味着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称他们为“没有同情心的康纳利”。
于是,欧洲央行(ECB)行长让-克劳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只能自己感慨这种“过度的汇率变动”。这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声明。在过去一周内,美元对欧元仅只下跌1%。这个幅度不算小,但它“过度”?没错,特里谢这样说,可能是对过去一个月里美元贬值6%的反应。或者,是对过去一年里美元贬值17%的反应。或许,他说的是2005年11月末美元最后一次走强以来,累计31%的贬值幅度。
货币是浮动的,它们必定会在某些时候出现高估,在另一些时候出现低估。它们的情况就是这样。从历史角度上来说,上述数字也不算是特别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说过,汇率应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事情。她的话有道理。
当然,市场会对货币政策做出反应。当美国经济面临衰退之际,美元走软符合美国利益。当通胀率超过其自身对价格稳定的定义时,欧元走强符合欧元区的利益。故事会到此结束吗?也不尽然。
我们目前所见证到的情况,是货币当局相互不予配合的例证之一。协同进行的紧急贷款正抵达前线(其纾困效果尚值得疑虑),但它们会让各国的货币政策出现失衡。这又引出了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某一方无必要地为其它各方制造困难吗?如果特里谢认为美联储(Fed)的反应过度,那他说到点子上了。目前的经济状况确实需要开方下药,但美国眼下放松货币政策的速度和力度闻所未闻。
更让人担心的是,它可能并不是对诊下药。房地产泡沫的迸裂是疾病之一,其部分原因是过去数年里的次级贷款愚行。将利率降至最低水平,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疾病之二是银行正面临的持续困难——这是轻率借贷和糟糕投资判断的后果。过去几天里市场焦虑的反弹就充分证明,大规模放松货币政策并不管用。
银行业的问题亟需外科手术式的治疗,而不是“创可贴”式的利率调整。当然,外科手术可能会导致银行破产。开止痛药应该要等到手术过后,而不是手术之前。目前,美联储正在拖延“最终算账日”,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意或无意地采取允许美元走软的政策,从而将美国的问题转移至国外。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在遥远的某一天,终于可以认真考虑合作事项时,这又会是什么样的合作?欧洲央行也应该降息吗?
可以说,不管怎样,欧洲将不得不支持对美国商品与服务的需求。目前,这件事情正通过削弱欧洲竞争力的方式在完成,事实上将经济衰退冲击蔓延到大西洋 的这一边。其实,在欧洲实现降息,并通过强大的欧洲经济来支撑美国经济,似乎是个好得多的办法。
问题是通货膨胀。不幸的是,在这个最不顺利的时间点上,多数主要大宗商品及食品价格都已上升。美联储显然已决定冒险尝试放出通胀这个“瓶中妖怪”,并且有可能是在打赌经济低迷会把瓶塞子堵上。欧洲央行应该跟进吗?
假设欧洲央行选择跟进。我们希望的是欧元区经济重新开始增长,同时美元也走强。不过,另一种情景也同样很有可能。欧洲的银行同样受到自身过失的牵累,因此,调低利率或许并不能产生预期的推动作用。
另一种可能是,欧洲可能恢复增长,而市场受其鼓舞,会推动欧元进一步升值。这样,我们便会要求欧洲央行冒着重新引发通胀的风险,或仅仅给出一副不在乎通胀的印象,从而来换得高度不确定的结果。人们不用达到病态谨慎地步,也应该知道拒绝这一选项吧。
总之,汇率正在波动(这是它们在目前环境下应有的表现),并且似乎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虽然步履蹒跚,但却避开了监督者的怒气。没错,当局之间应该合作,但它们应该在正确的地方开展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