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危机

 找回密码
 快捷注册(禁q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告位
查看: 176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揶揄英国公投的逗逼创意的分享之二。

[复制链接]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4: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joat 于 2016-6-29 14:46 编辑

之一见:


http://my.fx3q.com/thread-17819-1-1.html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1 支持支持 保留保留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joat 于 2016-6-29 14:44 编辑

英国小哥考了女友一个简单的切披萨问题(视频)
发表时间:2016-06-28 12:08:18
字号:[url=]A-[/url][url=]A[/url][url=]A+[/url]



[url=]4[/url]
286


关键字: 披萨女朋友切披萨问题视频男女朋友英国




http://wsqncdn.miaopai.com/stream/ulivABESIiMwP2NFPqdE8w__.mp4

部分设备无法播放视频请点击这里观看

一名英国男子问女友:如果她去买披萨,会要求店家切成8片还是12片?女友在多次确认问题后回答切8片啊,因为12片真的吃不下……听到这个回答,男友笑翻了,微博网友也笑翻了。我把热门评论截下来了,你们自己看。




81

主题

2万

积分

11

精华

英镑是瓜娃子

操盘专家

金钱
23775 美元
权重
10
板凳
发表于 2016-6-29 14:4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无需害怕,无需绝望,要相信自己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4:45 | 只看该作者
留学生亲历英国脱欧:酒过三巡,舍友大叫“英国没救了”
发表时间:2016-06-29 07:12:54
字号:[url=]A-[/url][url=]A[/url][url=]A+[/url]



[url=]4[/url]
97


关键字: 英国脱欧公投英国退欧英国脱欧二次公投不列颠欧盟欧洲欧洲联盟

6月24日,这一天彻底改变了英国未来的命运走向。当“脱欧”一词从纯粹的耍嘴皮子就要变成现实的时候,这反倒让不少英国人五味杂陈。

特别是其中一些投出退欧票的人们。据观察者网报道,退欧前景展现出来的巨大黑洞,让不少“退欧派”一下子慌了神。从搜索热词反馈出来的结果看,许多英国人直到投完了票,才急急忙忙地去了解脱欧的真正意义。

只可惜,无可奈何花落去,大势已然定格在了24日。

在其中,有这样一批人,表面上似乎置身事外,但实际却也难以独善其身。他们便是许许多多在英国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们。比起远在中国的我们,他们却能更为真切感受到,普通英国人在这一历史性事件中的悲伤与喜悦。

为此,观察者网近期特意邀请了三位身在英国的留学党,来聊聊公投之后,自己身边的那些点点滴滴。

思祎:酒过三巡,舍友大叫‘英国没救了’

6月24日对许多英国人来说都是略苦涩的一天。英国舍友Gwen一大早便一蹶不振,见到我后她一脸哭相,开口便是:“Stupid, aha?”(很蠢对吧?)。作为土生土长的威尔士人,Gwen毕业后便开始在伦敦工作,目前就职于一家慈善机构。她是十分典型的自由式英国青年,也是一个坚定的留欧派,认为留在欧盟能够给英国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机会。虽然脱欧之后英国的总体走向仍不明朗,但近几年极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让她十分担忧。

思祎主动请缨,为大家带来了这段文字

当晚,她拉着我们一块儿在客厅举行了小型“追悼”活动(也就是一块儿吃吃喝喝),能看出来脱欧的结果让她伤透了心。酒过三巡,悲伤的气氛开始弥漫,Gwen突然大叫出来:“我要离开这儿,我要投奔光明的澳大利亚,英国没救了”。

身处伦敦,我所接触的大多数英国人都属于像Gwen这样坚定的留欧派。23日早晨,最新民调显示留欧派还具有微弱的优势,可谁能料到,仅过了一天,结果竟如此令人大跌眼镜。即使对于脱欧派来说,这一结果也足够震撼。目前疯传英国的“二次公投请愿”的发起者自称是脱欧人士,他在公投一个月前注册了这个请愿,本想坐等脱欧失败后利用其进行倡议,谁知这一劳动果实竟被留欧派“窃取”。

房东太太是我认识的极少数脱欧派之一。他们一家为早期印度移民,已在伦敦定居三十余年。她的先生就职于英国内政部,儿子目前在剑桥大学攻读MBA,她本人则在一家医疗机构上班。虽是一家人,他们却在英国去留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不顾丈夫和儿子的百般劝说甚至威逼利诱,她坚定地将选票投给了脱欧。然而,24号清晨所公布的结果还是让她大吃一惊。

“23号六点,我先生把我叫醒看公投结果,那一刻我真的惊呆了。”周日的上午,房东太太过来与我们闲聊,说到公投结果,她似乎依然还未从震惊中恢复。“虽然我投的是脱欧,但从未想过这个结果真的会发生”。

布里斯托一家咖啡馆前,退欧派们在小黑板上炫耀“战绩”(感谢思祎提供图片)

但并不像那些Twitter网友,房东太太表示“自己绝不后悔”,并相信“这是对英国最好的选择”。也许是因为在医疗机构工作,她和她的同事们都是坚定的脱欧派。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欧盟成员国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英国享受有限医疗资源,而其他的公共资源,如住房、教育等也不断吃紧。最让他们担忧的则是一直常坐欧盟谈判桌的土耳其,这就像是一枚定时炸弹,一旦土耳其加入欧盟,大量难民将涌入英国,这是他们最难以接受的后果之一。

28岁的英国人Paul在Lloyds Bank工作,同样的理由也令他成为脱欧的支持者。不过对于公投结果——脱欧的胜利,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喜悦之情。极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同样令他担忧,但相对移民问题而言,他还是觉得这一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伦敦一家咖啡店前的小黑板:你们都疯了!好好享受沉入海底的感觉吧。(图片由思祎提供)

“我对欧洲没什么意见,但我实在不想再看到欧盟成员国继续增加了。”Paul说,“既然我没有权力让欧盟不继续扩大,我只好选择离开。”涌入欧洲的难民让整个欧洲的社会矛盾加剧,而英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本身已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面对人口进一步复杂的可能性,甚至对本土文化可能造成的冲击,他感到有些畏惧。但当我问到是否担心伦敦金融地位被动摇时,他却展现出了十足的信心:“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欧盟成立前就有了,怎么会因为退出欧盟就失掉?”

周五的上午,我的办公室的气氛有些凝重。早在公投前,公司老板就联合高层写了联名倡议书,呼吁大家选择留在欧盟,大多数同事也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留欧”。因此,清晨公布的公投结果对大数人而言都是当头一棒,大家实在难以消化这苦等一夜的结果。办公室唯一一名将选票投给“脱欧”的Andy,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Andy不到30岁,他最初的理由也和大多数脱欧支持者类似,都是不满公共资源被分摊以及过于昂贵的欧盟“会费”。但其中最令他不能忍受的地方在于就业机会的减少。相对于拥有广袤领土和多个大型城市的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英国只是一块弹丸之地,但这块弹丸之地却面向整个欧洲开放。

面对急剧贬值的英镑和周围不断高涨“重新回欧”的呼声,Andy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也谈不上后悔。虽然现状一团混乱,他还是相信退出欧盟是对英国比较好的选择,因为“英国资源实在是有限”。

到现在,这令人措手不及的结局让余波持续发酵:一方面苏格兰急切地希望“脱离不列颠回到欧盟”,甚至表示“可以阻止英国离开欧盟”;另一方面,英国工党影子内阁立刻出现了集体辞职的状况。而自由民主党更是公然打着“让英国重回欧盟”的旗号,表示要参与下一届竞选。仅距公投结果公布48小时,英国部分地区已发生多起“排外”事件,这多少让人们嗅到了一丝似曾相识,令人不寒而栗的“民粹”味道。

在许多人看来,脱欧就像是一记重磅炸弹,在无法预料的情况下就这么发生了。然而,双方的拉票战早已在英国上演了小半年。每日电视滚动播出的宣讲、议员走街串巷的宣传,双方就脱欧和留欧的利弊都已尽力阐释,要说英国人投票态度随意或是不了解欧盟也的确有些冤枉。无论这次是脱还是不脱,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倾向于离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使卡梅伦没有因政治动机触发此次公投,抑或公投的结果是留欧,也无非只是为英国脱欧提供了一个缓冲期而已。也许部分人会因混乱的现状而受到惊吓,继而怀疑自身;一旦当初的理由重回脑海,即使再来一次,他们还是会作出相同的选择。



浑圆的包子:爱尔兰护照火了,有门路的都在准备跑路

在观察者网英伦前方特派员浑圆的包子那里,脱欧对普通英国人(特别是学生)来说,其间根本没有什么“宏大叙事”,欧洲共同体的未来也实在太过茫远。比起媒体上沸沸扬扬的鼓噪,脱欧公投这事儿对普通大学生而言,甚至显得有点无聊。然而,当聊起票子、房子还有个人前途的时候,脱欧的景象却又突然间变得无比清晰。

包子君现在英国排名前十的名校拉夫堡大学游学。拉夫堡大学在英国著名的大学城莱斯特,算是地处英格兰腹地,距离首都伦敦也就一个小时的火车。

不过,比起整个英格兰地区53.4%的脱欧率,莱斯特却显得是个异数。在这个人口约30万的小城里,大部分人却是支持留欧的。

在全英格兰地区,退欧派占据明显优势

据说,支持脱欧还是留欧,年龄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支持脱欧多为老人;反之,愿意留欧的则多为年轻人。从包子君提供的情况来看,此言不虚。包子君说,莱斯特有三大特点:大学多、年轻人多、移民多;其中,移民也多以印度裔为主。

在莱斯特,支持留欧的却反而占了上风

然而出乎小编意料的是,虽然拉夫堡大学校长在投票前曾倡议师生投给留欧一票,但学生们对讨论英国退欧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兴味索然。

“校园里连自发的拉票活动都没有吗?”小编追问道。

“这会正好是考试季。好多同学都在准备毕业设计呢,所以大家都不怎么有空。而且我最大的感受是,比起老年人,年轻人不怎么关心政治。按理说,学校里边应该有很多这样的宣传呀。”

当然,政治冷漠倒也不是唯一的原因。包子君说,关心政治的年轻人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难道是谈政治会被人鄙视吗?”我问她。

“那倒也不是,而是人们总会有一些政治正确的倾向,所以讲话总是很小心。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人告。”

虽说人们都不太愿意公开谈论,但无论如何退欧总归都是件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大事。包子君告诉观察者网,其实同学们相互之间私下里,也还是会就这个问题嚼嚼舌头的。

据说,包子君的一位苏格兰同学在投票前就曾发下“毒誓”,如果公投结果是退欧,那么他在未来苏格兰独立的公投中,一定会投票要求离开英国。投完票除了结果后,这位同学心情又沉郁了好几天。

奇妙的苏格兰:她在激烈反对“脱欧”的同时,却又积极地要求“退英”

如果说不少年轻人在投票抱着一种冷漠无所谓的态度,那么退欧前景的惨淡却在公投结果推出后,却才让很多人“如梦初醒”。超百万人在网络上发起“二次公投”的请愿。

但看守首相卡梅伦却很“坚定”,哪怕含着泪也要吃下公投的苦果。

尽管很多人看淡英国与欧洲的未来,但包子君却认为,脱欧也并不是那么好脱,中间少不了来回扯皮。她觉得,不仅从战略角度而言,脱欧对英国不值当以外;更重要的是,英国议会和女王或许能成为最后的止损阀。

更何况,退欧还得获得其他欧盟成员的同意。可是,最新的消息显示,欧盟两大支柱——德国与法国已经开始敦促英国尽快开启退欧谈判了。

不过,包子君认为,目前英国的年轻人实际上更习惯做的反而是欧盟人。她说,欧盟内部人员上的流动性远超她此前的想象;年轻人从小耳濡目染,出门旅游,就学、婚姻和就业也都是在全欧范围内流动。

英国年轻一代从小就对国际化的生活方式“耳濡目染”:图为一位年轻人打出“我不要离开”的标语

而且,就拉夫堡大学而言,有很多来自欧盟的资助;从全英国角度而言,社会各界都通过许多欧盟官方的或半官方的项目,勾连在一起,各种剪不断理还乱。英国想要与欧盟离婚,并不单纯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涉及到社会治理层级方方面面的切割。正如夫妻闹离婚搞财产分割一样,在两难之余,同样面临着异常艰巨的拉锯战。

然而,不管怎么说,即便就是在公投后这短短数日里,人们却也已经感受到了退欧的威力。

包子君说,本来英国的学费就是年年涨;随着这几日的英镑大跌,未来就更不用想了。此外,不少有门路的英国人已经准备后路了,纷纷开始着手准备投靠欧洲各地的亲戚们。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国的护照申请数量都在直线上升。就在公投后短短的几天内,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6月份的护照申请名额已经用光,之后就得等7月的名额了。

对于英国公民突然间高涨的护照申请,爱尔兰外长已经发出警告

在采访最后,包子君感慨万千:“我觉得(英国与欧盟)离不离婚结果不太好说。但是,对很多有钱有势的人来说,去哪里生活其实都很容易。英国如果真的离开了欧盟,有钱人完全可以轻松地选择离开。例如,爱尔兰护照的申请就爆表了。可是最终剩下就是些穷人,而他们恰恰就是支持脱欧的主力。”



游学利物浦的G同学:族群对立正日益严重

利物浦留学的G同学告诉观察者网,投票结果的出炉和网上二次公投请愿的兴起,实际上并未对英国大学生们造成很大的影响。

虽然事先普遍认为脱欧公投并不会通过,但是在结果公布后,虽感意外,学生们还是普遍接受了这一结果。就目前火热的二次公投请愿而言,大家普遍认为这不会发生,因为这涉及法律上的变更,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有英国同学认为,网上的二次公投请愿只是传达出一种诉求,仅是为了宣誓留欧团体的存在而已。

不过,G同学同时表示,脱欧的结果确实已经在英国发生已影响,目前一些地区的族群对立正在变得严重。一些少数族裔例如罗马尼亚人、黑人、波兰人较多的区域,目前对少数族裔的不友好程度迅速上升。英国目前已有一些地区街上出现传单,上面分别用英语和波兰语写着,回家吧!波兰“害虫”!这些地区也是此次要求强烈要求脱欧的区域。

退欧之后的动荡:在英国城市纽卡斯尔,有人甚至借机打出了反移民的标语

目前,已经有很多少数族裔的人口在他们推特上,写下了他们在脱欧公投上遇到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也是目前留英学生普遍担心的问题。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4:49 | 只看该作者
搭配一个非本主题的转抄:


美国得克萨斯州要求独立公投,效仿英国脱欧刘楚楚
伏特加有三好:治感冒,助睡眠,消烦恼。

发表时间:2016-06-28 15:00:00
字号:[url=]A-[/url][url=]A[/url][url=]A+[/url]



[url=]11[/url]
297


关键字: 美国各州闹独立英国脱欧德州脱美孤星之州英国独立公投英国脱欧得州德克萨斯州得克萨斯州得州闹独立

在英国脱欧公投轰轰烈烈的影响下,“脱”的灵感从欧洲一直传至大西洋彼岸,继Brexit之后,不仅出现了Frexit,甚至出现了Texit。

Texit是哪里要exit(退出)?美国“孤星之州”——得克萨斯州。

其实,自从得克萨斯加入美国后,其独立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却屡战屡败。幸好来了一次英国脱欧公投,给得州独立再打一针兴奋剂,得州民族主义运动疯狂要求效仿英国举行公投,推特上的话题#Texit悄然横行。

“孤星之州”得克萨斯州

得州民族主义运动:扛起分离大旗

在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后,得克萨斯民族主义运动(the Texas Nationalist Movement)主席丹尼尔·米勒便提出,希望得克萨斯也举办独立公投。

英国脱欧公投后,得克萨斯独立愿望更为强烈。加之英国最终选择脱欧,对于得州来说,不啻为一剂强心剂。

“英国人民选择了对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命运做主,”英国独立报引述米勒的话称,“那种对未来恐惧的力量(在公投中)战败。英国脱欧对得克萨斯来说,是一种启发,亦是一种示范,得克萨斯人民也可以选择对自己的命运做主。现在,是时候聚集起得州人民,为成为一个自治国家而不懈奋斗。”

米勒和他的得州民族主义运动

米勒在接受澳洲新闻网采访时的表述更为简短,简单来说便是“得州人治得州”,因为“得州绝大多数的法律法规均是由统治阶级,尤其是白宫的那帮人制定的”。

几乎就在英国脱欧公投最终结果出炉的那一刻,米勒向得州州长克雷格·阿伯特递交了正式申请,要求举行得州独立公投。

“得州独立(Texit)业已成型。”米勒坚持认为,他表示自己主导的得州民族主义运动已有超过26万注册成员。

虽然无法查证该组织是否真的拥有26万会员,但其脸书官方主页的粉丝数量约21万,远远超过了得州民主党和得州共和党脸书粉丝数量。

得州独立的支持者们一致认为,得州将成为一个相当雄壮的国家。得州拥有2千7百万人口,三分之一为西班牙裔。据报道,得州称自己为世界第10大经济体,每年的GDP高达1.17万亿美元。独立后,得州将单独拥有生机勃勃的能源产业,几处世界级的体育馆,包括达拉斯小牛队主场和AT&T体育馆。

Texit概念一出,支持者和反对者互相嘲讽、互相攻击,引得推特一片“腥风血雨”。

得州比你想象得大多了,它值得独立!

如果英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

在得州,英国脱欧振奋人心的胜利给了我们勇气——要独立,要自由!


反对者表示,得州独立不过是自说自话罢了:

得州加油,我们倒是无所谓——只要把碧昂斯留给我们(美国著名女歌手碧昂斯,生于得州休斯顿)

呵呵,说得好像他们之前没试过一样

得州脱美:让得州再次墨西哥起来(特朗普万用金句)

得州分离主义由来已久

2012年奥巴马获得连任后,美国掀起一股强劲的独立浪潮。全美50万民众要求独立,单得州便有8万人。他们甚至在请愿书上引用《独立宣言》,阐明他们拥有“解散当今政体”并建立新国家的权力。

从历史上来看,得克萨斯1836年从墨西哥脱离后,保持了10年的独立状态,直到1845年才正式加入美国。这也是第一个以独立国家身份加入美国的州。

几年后,美国内战爆发,1861年,得州投票通过脱离美国,成为美国内战中第7个脱离美国的州。9年后,得州重新回到美国。

如此往复的历史,让独立的种子深深埋在得州的土壤里。亦有分离主义人士称,得州当年选择加入美国时,并未让出自己的主权,而内战后的重新回归,不过是美国政府的武力并吞。

得州独立标识随处可见

得州于3月2日这天脱离墨西哥,至今,该“独立日”仍是得州的节日。在2003年,得州甚至通过立法,要求学生不仅每天要向美国国旗敬礼,也要向得州旗帜敬礼。

在得州,人们一直有着独特的自我认同。得州的非官方口号便是,“别惹得州人”(Don’t mess with Texas)。同时,得州一直对联邦政府的过度干涉耿耿于怀,近年来,这种愤恨愈加明显。

“别惹得州人!”

2009年4月,拉斯姆森报告(Rasmussen Reports)调查显示,每3个得州人之中,就有1人认为得州有权脱离美国。不过仅18%的人表示他们真的会投“离开”。

甚至得州前州长瑞克·派里也曾拿得州独立打趣。据英国独立报报道,派里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得州可以从美利坚合众国分离出去,让剩下的49州成为新的合众国。不过,由于派瑞参加了2012年总统选举,他便假装自己之前的言论“没走心”。

“让剩下49个州成立新的合众国吧”

他的发言人对外解释称,派里先生“和许多美国人一样,对我们的联邦政府略有微词”,不过派里先生“坚信合众国的伟大,坚信它牢不可破”。

除了得克萨斯州,加州和佛蒙特州亦蠢蠢欲动。加州独立组织,“是的,加州独立运动”(the Yes California Independence Campaign)的主席路易斯·马林奈利说:“我们倾向于效仿英国,举行一次独立公投,以试验我们的民族自决权力。我们将投票决定是离开,还是留在美国联盟。”

而佛蒙特州的独立组织,“佛蒙特第二共和国”(the Second Vermont Republic)创始人的遗孀亦表达了效仿英国的愿望,“汤姆(指创始人托马斯·尼勒)会很高兴。”

得州可能性有多大?非常渺茫

然而,得州独立的前景可谓渺茫。近年来,米勒领导的独立运动连遭挫败。2015年12月,得州民族主义运动要求在3月份的总统大选初选中,让选民决定是否举行独立公投,然而,得州共和党拒绝批准该请求。

针对愈演愈烈的独立公投呼声,得州州长阿伯特立即宣布,得州独立没可能。“维护主权统一事关重要,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国家回归正轨。”

而美国宪法规定,除非得到联邦批准,任何州都不可以自愿脱离美国。

美国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的说法更为直接,据得克萨斯论坛报报道,斯卡利亚早在2006年便说道:“如果有什么宪法是由美国内战决定的话,那就是——各州没有任何脱离的权力。”

即使是口不择言的特朗普,对于得州独立一事的立场也格外谨慎——虽然其言辞仍满是槽点。

“他们不会那么做,他们爱我”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称,正在苏格兰处理高尔夫事宜的特朗普表示,英国脱欧不会激化美国内部的分离主义,尤其如果他成功当选总统的话。

特朗普告诉记者说:“得州不会那么做的,因为得州人很爱我。”

在问到佛蒙特分离主义时,特朗普也重复了同样的话。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6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4:53 | 只看该作者
再附赠搭配一个:

这几天该有加拿大魁北克要求公投独立的呼声了,耐心等着看吧。


--------------------------------------

背景介绍:


加拿大魁北克分离主义兴起之新探         (2014-03-06 14:14:41)[url=]转载[/url]

标签: 纪中叶 青山 局部 座椅 魁北克分类: 北美地理

加拿大魁北克分离主义兴起之新探
王建波
自加拿大国家建立, 魁北克就一直存在分离或离心的趋势。但是魁北克分离主义政治运动的兴起是在20 世纪70 年代,1968 年魁北克分离主义的担纲者———魁北克人党成立,1973 年一跃成为魁北克议会反对党, 而且魁北克人党在这年的大选中极为张扬分离主义,“1973 年的选举俨然关于独立的全民公决”[1](p295)。1976 年,魁北克人党作为一个地道的分离主义政党, 更是赢得魁北克大选, 获得了日后策动和主持旨在争取魁北克政治独立的全民公决的机会。
一、已有的论说
魁北克分离主义的兴起, 给加拿大联邦主义带来惊心动魄的挑战, 也给学界和思想界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一时间国内外学界纷纷著书立说,成果丰富,但今天看来其说服力仍嫌不足。首先,国内学界加拿大研究虽然相对薄弱,但是涉及魁北克分离主义的成果有十几篇文章。择要而言,或从魁北克问题的历史渊源寻求其分离主义的根源, 或从语言文化视角强调加拿大英法两族裔之间文化的冲突,或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现状和外部影响等全方位立体式剖析[2]。不过总的说来偏于宽泛解读, 单就短时期内魁北克人党的创建和发展壮大,迄今没有专论详解。国外学界在此问题上自然成果多多且立论相对犀利,影响较大的论说有三:“内部殖民地”说,对60年代改革运动的文化反弹说, 还有法裔新中产阶级说。
“内部殖民地”说以魁北克作为法国殖民地――新法兰西曾被大英帝国征服的历史为基调,分析当下族裔和语言所代表的不公平的劳动分工,从阶级角度强调英裔对法裔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指出魁北克分离主义兴起类似于第3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3](P21)。在笔者看来,“内部殖民地”说过分放大了英法7年战争的后果和影响。实际上,以英裔为主导的加拿大联邦政府对法裔的统治是相当宽容的,比如,允许和支持法裔天主教会继续主导魁北克社会, 在加拿大公共管理机构使用英法两种语言,联邦官僚机构中法裔占据一定比例,而且比例逐渐增大。魁北克人党的创始人、“魁北克现代民族之父” 莱维斯克也承认,“法裔魁北克过去是(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受虐待最小的殖民地”[4]。所以,尽管莱维斯克不时地将魁北克的英裔比作“罗得西亚人”,但殖民地论说在魁北克人党的政纲中不占主题地位。殖民地说的确为魁北克极端分离主义组织———魁北克解放阵线所信奉,但是该组织只是魁北克分离主义的一小脉小支流而昙花一现。
加拿大学者克尔曼认为,魁北克分离主义的兴起是对60年代改革的反动。他认为60年代的激进改革瓦解了魁北克的传统文化:不仅瓦解了作为法裔传统文化核心的天主教,而且引进的外来价值冲击了法裔文化的另一支柱———法语,从而导致法语文化陷于危境。60年代后期兴起的分离主义运动就是力图扩大魁北克的自治权力,以维护和挽救岌岌可危的法语文化[5](P18-19)。的确,法语传统文化到60年代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显出走弱的态势,分离主义也肩负了振兴法语文化的使命,但是莱维斯克版本的魁北克分离主义的终极目标是魁北克的全面现代化。作为60年代改革的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莱维斯克对60年代的改革持热情肯定和弘扬态度,“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确在‘追赶’的艰难道路上取得了一些进步,这条路把我们引向更有希望的新时代。……当然这一切都没有完成,我们所作的只是一个开始”[6](P18)。所以,克尔曼的文化反动说显然有失片面和极端。
法裔新中产阶级说在国际学界颇有影响力[7](P15)。它认为, 二战以后形成的法裔新中产阶级既是60年代改革的推动力量,也是魁北克分离主义的主力军。他们出于自身地位和权力的诉求,鼓吹国家职权扩张,支持民族主义。笔者认同法裔新中产阶级论说的基本观点,因为魁北克人党的成员特别是领导层确有特别大的比例来自法裔新中产阶级。但是该说还有明显的完善空间:它排除法裔新中产阶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因素,而且将法裔新中产阶级成员一概而论,混淆了两个基本命题“分离主义的支持者大部分是新中产阶级成员”,和“大部分新中产阶级成员是分离主义的支持者”,忽略了很多法裔新中产阶级成员是联邦主义者的事实。
总之,上述3种观点虽然从不同视角提供了理解和认识魁北克分离主义崛起的有价值的启示,但各自存在不同侧面的说服力不足。鉴于此,笔者截取50年代到70年代初这一时段,从法裔新中产阶级的内部派别、魁北克的政治气候以及魁北克与联邦政治的互动3个方面, 就魁北克分离主义的兴起进行重新解读。
二、法裔新中产阶级激进派
法裔新中产阶级形成于20世纪40~50年代,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成为50年代以来魁北克社会变革的主力军:首先,他们受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高等教育,能够从事商业经营、行政管理、社会服务、教育和研究工作,但是当时的魁北克却无法满足他们的社会地位诉求,因为经济部门基本为英裔经济精英所控制,社会机构为天主教会控制,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职能非常有限。其次,他们有比传统中产阶级(医生、律师、公证员、中小业主等构成)更现代、更进步的思想。再次,以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现代思想,很自信能够理解和驾驭魁北克的社会经济发展,“新中产阶级遇到了他们的英雄,也就是他们自己”[8](P214)。最后,他们有的创办或主编刊物,有的是电台或电视台的名人,有的从事教育,有能力也有平台积极鼓吹变革思想。
虽然魁北克社会落后,经济为英裔控制,但是政治权力却牢牢掌握在法裔手里,因为法裔人口占魁北克选民的绝对多数。所以,法裔新中产阶级成员有一个共识:加强魁北克国家干预,利用国家的力量加速魁北克法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并扭转法语文化走弱的局面。但是在魁北克与加拿大联邦之间的关系定位上, 法裔新中产阶级成员之间颇有分歧。少数任职于联邦官僚机器的成员是坚定的联邦主义者或同情魁北克的联邦主义者,如后来的联邦总理特鲁多和国务卿皮里提埃;多数在魁北克的法裔新中产阶级成员分为两派:一派以魁北克自由党为大本营, 信奉改革联邦主义或修正联邦主义, 另一派即是以原自由党内阁部长莱维斯克为代表的激进派, 主张魁北克与加拿大联邦政治分离,他们也是魁北克改革的激进派。1960 年魁北克自由党携裹着法裔新中产阶级的变革动力登上魁北克执政舞台, 启动了社会和政治现代化以及经济民族主义性质的改革。莱维斯克受邀加入自由党, 并成为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和灵魂人物。
在改革过程中, 莱维斯克痛感魁北克权力和资源的不足。从局部来看,魁北克的财税资源对莱维斯克力推的改革起了挚肘作用。1962 年身为自然资源部长的莱维斯克力主将魁北克水电公司国有化, 因为英裔私人控制的水电公司将大部分电力输往美国, 魁北克本省的中小企业和居民用电价格更高, 国有化后无疑会有利于本省经济的发展,改善魁北克民众的福利。但是国有化所需要的资金对魁北克政府来说,却是巨额负担,自由党内阁持消极态度。英裔控制的魁北克金融界也威胁自由党政府:如果一意实施如此改革,不但现在政府不会从他们那里筹到款项, 将来即使其他用途也难借钱。莱维斯克一边向总理莱瑟维施加压力,迫使内阁通过; 同时派人联系美国华尔街的投资商,最后从华尔街借到钱,完成了平静革命中意义重大也比较成功的一项经济改革。
从全局来看, 平静革命改革计划与魁北克财政实力之间反差太大。一方面,二战以来加拿大各省的财税资源受到联邦挤占,连特鲁多也承认,各省的税权不足[9](P362)。自二战期间,各省将主要财政来源———所得税权“租借”给联邦政府,联邦政府允许省征收50%的不动产税。各省从联邦政府得到10%的所得税返还, 而且是以拨款大学等方式实现的。鉴于60 年代开始各省政府职能扩张,开支猛增,60 年代初“税权租界协议”被新的财政协议所代替:省所得税返还增加到16%,不动产税权由50%增至75%。但是战时的税权分配结构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另一方面,魁北克60年代的改革计划宏伟,成本庞大。1961~62 财政年度,教育支出比1956~1963 年度增长了一倍多;医疗开支1962~1957 年度比1961~1962 年度增长了24%;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需要增加投资。选举和公务员方面的改革也耗资巨大。依照自由党在1961~1966年的预算增长幅度推算, 若其连续执政30 年,魁北克将成为北美征税最重负债最多的政府[10]。因此看来, 新的财政协议所产生的财权让渡相对于魁北克的改革计划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难怪莱维斯克谓之“开胃品”。
到1965~1966年自由党濒临下台,改任家庭和福利部长的莱维斯克发现,由于财政困难和自由党内阁的畏缩态度,改革和创新越来越难以贯彻,每一项涉及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创新都最后进入了死胡同。莱维斯克感叹,“在莱瑟维政府里我失去了很多梦想,像以前的很多政党一样,自由党陷入了金融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妥协陷阱中”[6](P19)。1966年改革寸步难行,自由党下野。以莱维斯克为代表的激进派与以莱瑟维为首的温和派之间矛盾公开化,并导致两派分道扬镳。莱维斯克认为改革的失败应归咎于魁北克的资源不足和温和派的妥协,决意继续和深化魁北克60 年代未竟的改革,而且选择了通过政治主权诉求以获得必要的权力和资源,“任何经济解放必须来自政治主权,60年代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6](P87)1967年10月,莱维斯克提出的分离主义主张在自由党例会上被否决,莱维斯克便率领支持者退出自由党,着手组建自己的政党,即后来的魁北克人党。至此,以莱维斯克为代表的法裔新中产阶级激进派形成。
三、魁北克政治的潜规则
20世纪60年代魁北克激进的民族主义政治气候是分离主义兴起的温床。这种政治气候的形成既有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因素,也缘于二战以来联邦与省两级政府之间职权扩张引起的碰撞。
众所周知,魁北克的前身是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新法兰西。虽然7年战争后魁北克易主英国, 但是加拿大法裔仍保持着不同于英裔的认同支柱———天主教信仰、法语和法国民法。后来随着英裔和其他欧裔移民的陆续涌入,法裔由人口和社会文化方面的优势族群沦为加拿大的少数族裔,尽管如此,大多数魁北克法裔仍然相信,他们是加拿大两大立国民族之一,加拿大联邦的建立是法裔与英裔两个民族之间协议的产物。战后,魁北克又在原来的理解上增加了这样的理念:魁北克是加拿大唯一法裔人口占多数的政治实体,魁北克乃法裔加拿大的基石。
基于此,魁北克所有关心政治的人,无论是联邦主义者还是分离主义者,都一直想当然地认为,无论魁北克留在联邦内还是分离出来,都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力和特殊待遇。
二战以来, 魁北克与加拿大联邦之间的关系呈愈益紧张态势。除了战时征兵危机和强行“租借”省的财税权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战后加拿大在奉行凯恩斯主义加速国家建设中,联邦政府在社会文化领域僭越了《1867宪法法案》规定的省权辖区。而与此同时,魁北克扩张政府职能建设福利国家的呼声也愈来愈高。两级趋向扩张的政府间关系无可避免地趋于紧张,魁北克民族主义情绪趋于激化。于是,魁北克政治气候渐为激进民族主义话语所主导,各个政党无论是“保守党”还是自由党,竞相表明强硬的对联邦关系立场———在竞选时无不承诺“我们的党比你们的党能够赢得更独特的地位”[11](P245),上台后都力图寻求某种形式的特殊地位,或是权力或是资源。魁北克政府的主要目标,俨然“一直是争取省的文化、财政和政治自治最大化,尤其是扩张省的职权寻求特殊地位,无论是关乎宪法文本还是别的”[12](P208)。
那个时代, 即使最保守的政治家也口口声声地要革新和采取激进措施。在魁北克“保守党”――民族联盟执政期间(Union Nationale,1944 ~1960),魁北克政府推出了两项民族主义“创举”:1948年魁北克的议会大厦上降下了英王国旗,升起了魁北克自己的省旗;1954年开征自己的所得税,与加拿大联邦政府发生了第一次正面权力冲突。


进入60 年代,魁北克自由党提出“做自己屋子的主人”的口号,和“魁北克是一个与其他省不一样的省”。尽管莱瑟维“是一个怀有强烈地方忠诚的联邦主义者”[13](P390),但利用民族主义的动员取得了显著的胜利:魁北克退出了加拿大正在运行和提议中的社会计划,并从渥太华得到了全额的财政补偿。莱瑟维拒绝了1965年联邦政府出炉关于修改宪法的富尔敦-法弗隆方案,理由是它不能保障魁北克参与加拿大国家决策的权力、法裔加拿大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权力、以及魁北克政府职能扩张的手段。后来在魁北克这被诠释成关于修改加拿大宪法的魁北克单独否决权。莱瑟维还成功地确立起魁北克在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在伦敦、纽约等单独派驻领事;魁北克独立与法国政府签订文化和经济协议。60年代初魁北克政治精英充分利用民族主义话语进行动员与渥太华讨价还价以实现魁北克的利益最大化,被称之为“切黄瓜改革”技术:“每当它需要更大的权力,就从联邦切下一块来。只要这种变化没有写进宪法,魁北克政府就这样干下去。”[14](P17)
1966年重新上台的民族联盟大大提高了民族主义的调门。早在1963~1965 年间当时作为反对党的民族联盟首领约翰逊提出了“不平等就独立”的口号,正式声明:魁北克应被称为国家(State)而不是省,魁北克人的理想是“掌握魁北克的命运,以平等的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加拿大事务的管理”[15] (P648-649)。正是靠着这样的民族主义高调煽情和利用广大农村人口对60年代改革的不满,民族联盟才得以重新上台。
如果说民族主义一直是魁北克200多年历史中影响政治的主色调,那么到60年代激进民族主义话语动员则成为魁北克政党政治的潜规则甚至铁律。作为50年代末进入魁北克政坛的政治家,莱维斯克亲自推动和参与过与加拿大联邦政府的讨价还价,对魁北克政治的游戏规则有着现实的认识。他决定将法裔民族主义的大旗高举下去,“我曾许诺,在现存秩序下即魁北克作为一个省而不是一个准主权国家来玩游戏和治理魁北克,但现在虚假的联邦制度的秩序实际上使渥太华僭越所有的省权,因此游戏的规则就是不断地加大力度与联邦权力作斗争”[6](P112)。
四、特鲁多联邦政府的刚性应对
魁北克与加拿大联邦之间的政治冲突注定会升级。1968年莱维斯克成立了魁北克人党,就在同一年, 加拿大人便将特鲁多这位强硬的加拿大联邦主义者推上了联邦总理的座椅。在特鲁多看来,魁北克问题固然有联邦宪法的原因,但加拿大联邦主义并不存在实质性缺陷,宪法不需要大幅度修正。60年代联邦政府对魁北克自由党政府的让步,反而使得魁北克得寸进尺,“盛宴只能使得省更加饥饿”[9](P374)。特鲁多告诫魁北克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必需弃绝,魁北克的未来在于与加拿大联邦政府的合作。
特鲁多对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强硬立场在“十月危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1970年10月,极端民族主义组织———魁北克民族解放阵线的几名成员先后绑架了一名驻加拿大英国外交官和魁北克自由党政府劳工部长,并提出公开宣读民族解放阵线宣言、释放关押的犯罪成员、提供赎金等要求。以《责任报》主编、后来的魁北克自由党领袖莱恩、莱维斯克和社会名流组成的魁北克“魁北克13名人”,联名倡议魁北克政府自主通过谈判解救人质。而魁北克自由党政府则请求特鲁多联邦政府支援,结果,特鲁多政府强力介入,出台了“战争措施法”,联邦武装力量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
十月危机是魁北克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多年以后,对事件的解释依然带有党派偏见。但是有两点是肯定的:其一,到1970年底,被拘捕的总共453多人,被监禁达3周,只有18人被证明有罪,其他435人没有提起控诉而被释放。在战争措施法出台的次日,找到了劳工部长的遇害尸体,似乎证明了战争措施法的合法性。其二,特鲁多打击的矛头对准莱维斯克和魁北克人党。面对媒体的追问,特鲁多坚称有可靠的信息证明魁北克当时存在政治阴谋。魁北克人党的活动被非法监视,情报被窃取。最初只有少数魁北克民主团体怀疑战争措施法实施的必要性,谴责特鲁多践踏民主,后来越来越多的魁北克人认为联邦政府对绑架事件反应过度,特鲁多只是借机强力打击分离主义运动,但是违背了他自己一贯鼓吹的自由和民权。有人甚至披露魁北克政府是在特鲁多的压力下才“请求”联邦政府介入的。
危机结束后,特鲁多不无得意地宣称“魁北克分离主义死了”[16](P152)。的确,短期内魁北克人党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魁人党党员一年时间里从80000多人降到了30000多人。但是,稍加长远观察就发现,魁北克分离主义反而被激化和壮大了。首先,极端派在魁北克人党内占据了上风。十月危机后的愤懑情绪笼罩了1971年2月的魁北克人党例会,党内极端派首领布尔高特被选进了执委会,他所奉持的武装暴力路线为多数党员所接受,并且最后通过决议———魁北克人党一上台即宣布独立。其次,魁北克一些联邦主义政治精英因不满特鲁多的做法倒戈加入了魁人党。例如,原魁北克民族联盟总理的儿子皮埃尔·约翰逊,认为特鲁多将所有的民族主义者界定为恐怖主义者,愤怒之下,加入了魁人党,做过魁北克人党内阁的劳工关系部长,80年代中接替莱维斯克做党魁。魁北克分离主义大鳄布尚德60年代曾是联邦自由党党员,做过魁北克自由党候选人。但是,十月危机发生后布尚德对特鲁多感到很失望,于是1972年加入魁北克人党。90年代自组魁北克人团,复兴莱维斯克的“主权-联系”运动,成为1995年公决的主导力量。最后,分离主义得到了魁北克更多民众的支持。1973 年魁人党以分离主义为主题参加选举,结果魁人党支持率上升, 虽然没有成功上台,但取代民族联盟成为魁北克议会的反对党。
面对十月危机后更加棘手的局势, 特鲁多本人不得不承认“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17](P283)。特鲁多的好友、国务卿皮利提埃也经常劝告特鲁多,他的对抗政治将会导致极端后果。特鲁多僵硬的应对遭到了政治同道的批评,莱恩这样评价特鲁多的对魁政策,“他的不屈不挠的加拿大统一的理想,经常使得他反对魁北克,原本可以竭尽全力寻求与魁北克有意义的合作”[18](P244)。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莱维斯克执掌的魁北克人党为载体的魁北克分离主义的兴起,其实质是代表法裔新中产阶级的激进势力,在魁北克60年代的政治潜规则的助推下,用进攻型民族主义话语进行大众动员向联邦政府施加压力,以期得到其改革所需的权力和资源。而特鲁多联邦主义当局基于“不屈不挠的”联邦主义信条对魁北克问题的处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遂使得原本存在种族隔阂的联邦与地方关系恶变出分离主义。
【参考文献】
[1] Maurice Pinard. Political Ambivalence towards the PartiQuebecois and its Electoral Consequences, 1970-2003[J].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Summer2005 ,Vol. 30:295.
[2] 杨令侠.加拿大魁北克省分离运动的历史渊源[J],历史研究,1997(2); 罗贤佑曹枫.从语言文化看加拿大魁北克的民族问题[J],世界民族,1995(2); 郭家洪.20 世纪魁北克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根源[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 Henry Milner & Sheilagh Hodgins. The Decolonization ofQuebec[M],Toronto : McClelland & Stewart Inc.,1973.
[4] Rene Levesque. For an Independent Quebec.ForeignAffairs[J], July 1976.
[5] William D Coleman. The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Quebec 1945-1980 [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Press, 1984.
[6] Rene Levesque. My Quebec [M], Toronto: MethuenPublications. 1979.
[7] Kenneth McRoberts. Quebec: 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Crisis[M], Toronto: McClelland and Stewart Inc. 1988.
[8] Jeffrey Simpson. Spoils of Power [M], Toronto: JCSPublications Inc.,1988.
[9] Pierre Trudeau. Towards a Just Society: The TrudeauYears[M],Markham (Ontario)[M]: Penguin Books CanadaLtd,1990.
[10] Serge Lortie. The Boss: Maurice Dupulessis and the Provinceof Quebec [EB/OL].http://www.10iacc.org./content.phtml?documents=122&art=71.
[11] Ramsay Cook. Canada, Quebec and The Use of Nationalism[M],Toronto: McClelland & Stewart Inc.,1986.
[12] Christopher Edward Taucar. Canadian Federalism and QuebecSovereignty[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2000.
[13] George Woodcock . A Social History of Canada [M] ,Markham(Ontario): Penguin Books Canada Ltd,1988.
[14] Daniel Dracbe & Roberto Perlin .Negotiating With a SovereignQuebec[M], Toronto: James Lorimer & Company, 1992.
[15] Edgar McInnis. Canada: A Political & Social History[M],Toronto: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of Canada,Limited,1982.
[16] Pierre Elliott Trudeau. Memoirs[A],Toronto: McClellandand Stewart Limited. 1993.
[17] Desmond Morton. A Short History of Canada[M], Toronto:McClelland & Stewart Inc.,1997.
[18] Gordon Donaldson.Sixteen Men[M], Toronto: DoubledayCanada Limited,1980.
2011 年第4 期(总第243 期)学术论坛ACADEMIC FORUMNO.4,2011(Cumulatively NO.243)
[摘要] 关于魁北克分离主义的兴起,国内外学界众说纷纭,但各自存在不同程度的说服力不足。重新审视上个世纪中叶前后的魁北克历史,关于魁北克分离主义的兴起,或可给予更有说服力的解读。以魁北克人党为代表的法裔新中产阶级激进派,在60 年代魁北克政治气候的助推下,用进攻型民族主义话语向联邦政府施加压力,以期得到其改革所需的权力和资源;而特鲁多执掌的加拿大联邦政府应对魁北克问题过于刚性,使得原本存在种族矛盾的联邦与地方关系恶变出分离主义。
[关键词] 加拿大; 魁北克; 分离主义; 兴起
[作者简介] 王建波,内江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历史学博士,国际魁北克研究协会会员,四川内江641112
[中图分类号] D5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4434(2011)04 - 0185 -05[责任编辑:青山]


352

主题

7816

积分

3

精华

高级操盘手

金钱
7816 美元
权重
224
7
发表于 2016-6-29 15: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被脱欧伤的很重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5:04 | 只看该作者
阿建GG 发表于 2016-6-29 15:00
楼主被脱欧伤的很重

脱欧给我带来的收益举例:







352

主题

7816

积分

3

精华

高级操盘手

金钱
7816 美元
权重
224
9
发表于 2016-6-29 15:16 | 只看该作者
bjoat 发表于 2016-6-29 15:04
脱欧给我带来的收益举例:

翻了200倍,牛叉啊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18:42 | 只看该作者
肯尼斯·罗格夫:英国的民主失败
发表时间:2016-06-29 07:40:10
字号:[url=]A-[/url][url=]A[/url][url=]A+[/url]



[url=]6[/url]
44


关键字: 英国脱欧英国退欧欧盟脱欧公投英国民主

英国脱欧公投这一事件真正堪称愚蠢之处,并非其领导人胆敢让民众自己权衡作为欧盟成员所获利益与所面临的移民压力之间的利弊,而是荒谬地采用了简单多数这种低端决策方式。即使投票率达到70%,那52%的支持率也仅仅意味着36%的合法选民支持脱欧。

这不是民主,而是联合王国的一场俄罗斯轮盘赌。如此重大影响的决定,甚至可说是比修改宪法影响更大(当然英国没有成文宪法),在完全没进行适当分权与制衡的情况下就作出了。

一年之后再次投票确认行吗?没有这个安排。需要议会附议退欧决定?显然也没有这个安排。英国民众真的知道他们在投什么票吗?完全不知道。事实是,没有人可以预想事情的后果,无论是对英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还是对英国国内政治稳定来说,都是如此。这种搞法让人感到前景堪忧。

需要强调的是,西方公民有幸生活于和平环境:变化的情势和优先顺序都可以由民主程序而非内争外战来解决。但是,在不可逆且事关国运的决策中,怎样定义一个程序的公平、民主性呢?真的只需要在一个疾风骤雨的氛围中满足52%的选民投支持票吗?

根据偏好的持续性和确定性,多数社会对夫妻离婚过程的干预都比戴维·卡梅伦政府在退欧决策中的干预要多。脱盟论者并不是类似游戏的创造者,在此之前就有大量先例,比如2014年的苏格兰、1995年的魁北克。但直到现在,同样的事情都还在发生。是时候反思一下游戏规则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主就是在任何决定中都遵循多数原则,这绝对是对民主一词的扭曲。现代民主用三权分立的体系来保护少数人利益以及避免盲目决策产生灾难性后果。决策的重要性和持续性越强,障碍就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与通过一条财务法案比,修宪往往需要清除多得多的障碍。但是,现在分裂一个国家的国际标准似乎比降低法定饮酒年龄的要求还要低。

目前欧洲面临着成员国接连公投脱欧的危险,当务之急是寻找一种更好的决策方式。我咨询了几位德高望重的政治科学家的意见,看是否能达成某种学术共识。非常不幸,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退欧决策的投票结果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实际上谁都没法估计后续影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实践中,大多数国家在国家相关决策的投票中都需要绝对多数同意,而非简单的51%。没有一个通用的数据标准(比如60%),但一般规则是即使是最低标准,也需要一个明确稳定的多数支持。一个国家根本性、不可逆的决策,不应该基于险胜的少数群体,他们的选择很可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虽然英国经济不会因为这次投票立马陷入衰退(英镑贬值可能会缓解初始危机),但接下来的经济和政治失序极有可能让支持脱欧的选民陷入“买家懊悔”。

自古以来,哲学家就在尝试设计一种体系来平衡和强化多数决原则,以避免知情方在重大决策中占据更强话语权,更别说保证少数人的声音能上达天听了。在古希腊的斯巴达公民大会中,投票用欢呼的方式进行,人们调节声音大小来表现支持程度的强弱,旁边会有一个主持的官员认真聆听并宣布结果。这种方式并不完善,但似乎都比“英国模式”要好许多。

根据一些论述,斯巴达的兄弟城邦雅典施行了历史上最纯粹的民主方式,所有阶级被给予平等投票权,虽然仅包括成年男性。但最终,在数次毁灭性的战争决策之后,雅典人意识到需要给独立机构(independent bodies)更多的权力。

当面对欧盟成员身份问题时英国本应该怎么做呢?显然它并没有按照应该的来做。毋庸置疑,决策门槛需要大大提升。比如脱欧需要在两年内举行两次公投,并且获得下议院60%的支持率。如果脱欧依然成功,我们至少可以知道这不是少数人的一次性的随机意愿。

英国公投使欧洲陷入了混乱,许多事情都将取决于世界如何反应,以及英国政府如何重组。对此次公投结果的考察很重要,对其过程的考察同样很重要。任何涉及重新定义国家边界的长期协约都不应该仅仅基于单次投票的简单多数决。如你所见,现行的简单多数决的国际标准,简直就是混乱之源。

(本文原载于报业辛迪加,经略翻译,译/杨曼玲,校/孙宇晨。)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7-3 18:32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作大死后想赖账?欧盟说:你就脱吧,别回来了
编辑:戴颖怡2016-06-30发布在海外情报社 作者:社长
[url=]0[/url]4337
分享到:



[url=]收藏[/url]







上个星期四,英国就“脱不脱欧”进行了一次全民公投,最后“脱欧派”以51.9%的选票胜出。


结果一出引发了全球金融世界剧烈震荡,英镑兑美元汇率暴跌至31年来新低。对此不少中国网友沸腾了:没啥钱的说要趁此机会去英国扫货,有钱的甚至想抄底英国楼市!










咱们国内的吃瓜群众是爽了,但是任性的英国民众却开始要为他们的任性买单了~


据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英国公投脱离欧盟使得英镑跌至10年低点,现在甚至可能令英镑失去维持了几个世纪的储备货币地位。如果英镑失去储备货币地位,这就不只是有关英国国际声望的问题了。


除了金融市场大幅受挫以外,英想要脱欧的英国经济还将面临另一大困难。


BBC获悉如果英国脱离欧洲单一市场,汇丰银行(HSBC)将把多达1000个工作岗位从伦敦迁到法国巴黎。他们的工作是处理欧元付款业务。


同时,美国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可能会把2000个工作从伦敦迁往都柏林或法兰克福。如果脱欧后现行的「金融护照」安排不复存在,那么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可能会仿效。


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一旦真的纷纷撤出英国的话,英国还能怎么玩?





英国百姓董事协会总监沃克周一(6月27日)就对BBC表示,商界领军人物忧心忡忡,将近一半人认为欧盟其他成员国会惩罚英国。他们认为流入英国的海外直接投资已经断流。


牵一发而动全身,据BBC报道,英国董事协会(IoD)一项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英国企业准备停止招聘,5%的公司准备裁员。


玩欢脱的英国人貌似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了,纷纷在网上发起“二次公投”的请愿。目前已经有380多万的英国人参与此次的请愿。





说起来也真是相爱相杀!英国人这边想要“浪子回头”和欧盟重修旧好,那边厢人家欧盟开始强硬表态:要离咱们就离得彻底一点!退出了就别想再占老娘便宜!


在本周二,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向英国和其他试图步其后尘的国家传递出了直白的讯息:离开将要承担沉重的代价。


其中,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动身去布鲁塞尔之前,在本国议会发表演讲,警告脱欧的公投结果会让英国自作自受,不要指望在甩掉包袱的同时还能享有成员国特权,比如进入欧洲单一市场。


所以面对着英国像是“闹着玩”一样说投就投,想翻脸就想翻脸的关于脱欧的全民公投闹剧,一些油菜花的外国网友还为他们起了个专有名词:Behaving British(英国人行为)。





大意是:你所做之后立刻就会后悔的行为。


以此来讽刺英国人在此次公投所表现出的“目光短浅”及发现事态严重后想全世界陪他们再来一遍的任(sha)性(Bi)行径。






然而,虽然这次的“脱欧”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全球金融股市剧烈震荡,从事实上却还真的是不具有法律效力。


话虽如此,这个结果也的的确确是英国民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真的想要反悔就啪啪打了一直以来大英帝国所引以为傲的“民主”的脸。


所以英国这颗后悔药的吃法,也是挺难下口的。


纽约时报这位老“西医”就为英国和欧盟这段“姻缘”开出了四条方子。


方子1:死皮赖脸:当啥事也没发生过





这条方子的王牌药效在于公投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脱离欧盟进程要到首相正式启动《欧盟宪法条约》第50条后才能开始。而卡梅伦已经宣布辞职了,所以,未来的首相在理论上可以当做公投根本就没发生过。


但是,这条方子的副作用在于:伤脸。


当啥事没发生过,这无异于否决了1740万投票选择离开欧盟的英国人的意愿,在这个以民主价值为骄傲的国家里实在是太过于打脸。


同时这也会激怒导致离欧派胜利背后的潜在政治力量:民粹主义日益增长的愤怒、对似乎并不可靠的政府体系的不信任,以及相信整个体系在受到幕后操纵的看法。


如果政府无视公投结果,很难预测支持英国脱离欧盟的选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是这样的举措有为极端势力声音赋权的风险。英国政治已经处在急剧动荡之中,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议员们也都要面临重新选举。


方子2:曲线救国:让儿子表态不希望爸妈离婚





4月,上议院在一份报告中称,任何脱离欧盟的决定都必须经过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的同意。


这就给英国很好的台阶可以下了。因为苏格兰的选民大多反对脱离欧盟,主政的苏格兰民族党(Scottish National Party)承诺将采取一切措施,留在欧盟之内。


英国要是真的不想脱的话,大可以说我是想离的呀,问题是我儿子不想呀~要尊重咱儿子的想法呀~


此条方子治病且体面,堪称完美~


方子3:釜底抽薪:再来一次且看“爱”是否还存在





这是最为体面也是冒险的药方了。不过,有成功的先例。


1992年,丹麦选民在公投中通过微弱优势,拒绝加入一项欧盟的基础协定。11个月后,经过一系列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丹麦发起了第二次公投,这一次,选民投票通过了加入该条约。


2001年也发生了类似情景——爱尔兰选民拒绝加入若干欧盟协定,若干年后在2008年的第二次公投中它们才得以通过。


然而,如今的英国的情况却有点不同的是,假如今天就举行第二次公投,产生不同结果的可能性并不大。确实有少数英国人在社交媒体上声称他们后悔投票决定离开欧盟,但民意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只是极少数人。星期六,一项由ComRes进行的调查显示,只有1%投票选择“离开”的人对结果表示不满意(脱离欧盟派领先四个百分点,既以52%比48%胜出)。


所以说虽然这“脱欧”实在是两败俱伤,但英国貌似吃了秤砣铁定要离。



方子4:名亡实存:即使分家了还同吃同住






此条方子堪称史上最不要脸的,比方子1更不要脸。


由于《欧盟宪法条约》第50条给离开欧盟的国家两年时间,与欧盟就脱离后的关系进行谈判,比如贸易与移民等事宜。


意思就是,虽然咱俩离婚手续办了,但还是可以同吃同住的呀~


脱欧派领军人物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在接受《每日电讯报》的观点文章中承诺英国将会维持与欧洲的自由贸易和自由流动协定。


但是,如果想同吃同住的话,还是要叫伙食费的!这样一来英国需要继续缴纳成员费,而这笔款项是“脱欧”的支持者们承诺不再缴纳的。


法国经济学家尼古拉·维隆(Nicolas Véron)在布鲁塞尔的一家研究机构Bruegel的网站上写道,欧洲领导者们也或许会担心树立不好的先例,从而反对这样的格局,他们表示如果想要离开欧盟,就不会毫无代价地享受成员国才能拥有的优惠待遇。


这场“脱欧”大戏前前后后上演了近一个星期尚未结束,对此社长也只想送马伊琍老师的一句话给英国:“‘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啊。”


综合整理自纽约时报,BBC



1324

主题

6万

积分

3

精华

信息监察员

金钱
60753 美元
权重
21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0:3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有人后悔独立了:当年脱英,真是蠢冯雪
观网时政组,吞了个美味的鸡蛋,嗯,够了

发表时间:2016-07-05 20:13:49
字号:[url=]A-[/url][url=]A[/url][url=]A+[/url]



[url=]10[/url]
63


关键字: 美国独立日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英美关系

与美国举国上下欢庆独立日(为纪念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美国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观察者网注)不同,美国Vox网站另辟蹊径,在节日预热阶段,便高喊:当年脱离英国独立就像眼下英国脱离欧盟一样愚蠢。

7月1日,Vox刊发了一篇颇具反讽色彩的评论文章,从3个角度论证为何美国独立是个巨大的错误:一、留在英国,奴隶制可能被提早废除;二、印第安人也不用遭受种族灭绝;三、兴许采纳更为高效的议会民主制。

诚然,文章开篇便承认,以后设立场推演历史实属不智,但文章坚信上述3个“留英”理由站得住脚。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高度赞扬英国议会民主制,这与曾写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如出一辙。显然,文章对英国政治的解释过于理想化了,但也可见文章作者对美国现行政体是多么的不满。

不过,既然文章通篇以嘲讽手段抨击美国历史和现状,那么我们不妨接力下去:目睹英国因民粹泛滥而鲁莽退欧,美国要是留在文章念兹在兹的母国,是否会开始幻想总统制了呢?

观察者网编译如下:

今年7月4日,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美国1776年独立建国就是个历史性的错误。我们应该为脱离联合王国感到悲痛,而非欢庆。

当然,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会告诉你,“假设历史如何如何,那就会如何如何”完全是个假命题。我们显然也不能完全肯定如果留在大英帝国内,或者像加拿大那样,一个世纪之后再独立,美国将会经历什么样的命运。

但是,我可以相当肯定地说,如果不爆发美国独立战争,这个世界会比现在要好得多。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基于以下3个理由:奴隶制可能会被提早废除;印第安人虽仍会遭受残忍屠杀,但不至于种族灭绝;美国或许会采取议会制,这样方能使政策制订更加顺畅,也会减小民主崩溃的风险。

倘若不独立,废奴早就发生了

随着《废奴法案》出台,废奴运动早于1834年便在大英帝国普遍开花了。尽管印度并未废除奴隶制,但也于1843年对奴隶制实行了禁令。在英国本土,最早于1772年,奴隶制便属非法了。这可比要美国早数十年。

光这一点,就足以取消美国独立运动的合法性。与那帮早期殖民开拓者从独立获得的利益相比,少受数十年奴隶制之苦,无疑是更为人道主义的行为。

脱离英国后,少数白人男性攫取了更多政治权力。对全国大多数人来说,比如妇女、奴隶以及印第安人,在投票权这个问题上,独立前与独立后几乎没有差别。非要说的话,反而受英国统治会更好一些,至少英国没有明确将妇女和奴隶排除在投票权之外。

世界之所以会这么糟,都怪华盛顿当初要搞什么独立建国

诚然,如果美国留下来,大英帝国会从延续奴隶制中获益良多;在其辖下,也的确存在靠奴隶制维持经济运转的地区,大部分在牙买加和西印度群岛;但,上述地区的奴隶制规模远远小于美国南方。

虽然独立建国后,美国南方的政治影响力看起来非常强大,但在大英帝国时期,其势力微乎其微。原因很简单,英国海外属地在本土议会中没有席位。与独立后美国白人精英相较,英国在此地废除奴隶制,不会损失太多。

美国独立运动领导者当然明白这一点。事实上,为了维持奴隶制,美国南方才鼓动战争。1775年,时任弗吉尼亚州总督甚至宣称,只要加入独立建国队伍,就允诺给奴隶以自由。

不过,这样的承诺并未俘获奴隶的心。他们也清楚,留在英国治下,获得解放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大约有几十万奴隶加入英军,大大超出追随独立建国者的数量。

这并不意味着,英国真心想要帮助奴隶获得解放。但是,美国奴隶在整场战争中选择站在了英国一边。他们当然知道,独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束缚他们人身自由的种植园主。

独立对印第安人没什么益处

基于《1763年皇家宣言》,英国政府严控向北美西部开拓的步伐。自然,这并非出于维护印第安人的主权,纯粹是为了避免边境冲突。

但这一政策却激怒了北美殖民开拓者,在他们看来,英国政府竟然与印第安人上了同一条贼船。历史学家伊桑·施密特(Ethan Schmidt)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印第安人》一书中写道:“美国殖民者拒绝将印第安人看作是同自己地位相同的伙伴,相反,他们视其为横亘在通往占有土地和财富之路上的阻碍。”这一点在《独立宣言》中得到了印证,宣言谴责英王乔治三世支持“那群野蛮的印第安人”。

美国独立后,所谓皇家宣言便失效了,但依然在加拿大执行。事实上,《1763年皇家宣言》成了《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的基石。该宪章明确写道,保证《1763年皇家宣言》赋予土著民族追求自由的权利。

毫无意外,加拿大并未见证像美国那样大规模驱逐印第安人的历史。无论是隶属英国管辖,还是脱离英国自治,加拿大一直对印第安人实行惨无人道的迫害。然而,加拿大并未经历由美国政府推动的灭绝人寰的西进运动,比如堪称种族灭绝的“血泪之路”。

此外,美国还通过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和美墨战争赢得了西部大面积领土。这让美国得以更加肆无忌惮地残害土著民族。在美墨战争之前,生活在墨西哥治下的土著经常与殖民政府发生冲突,但他们至少是墨西哥公民。然而,美国却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都不承认土著为本国公民。

罗列这些,并不是要替英国和加拿大在印第安人问题上进行开脱。即便美国没有独立,印第安人也一样会遭受迫害。不过,却不会发生像美国那般的种族清洗。就像黑人奴隶一样,大部分土著部落选择与英国为伍,或者保持中立,只有一小部分支持独立建国者。

美国兴许会采纳更为高效的政府组织

除了上述两点能够证明脱英不智外,这第3点没那么重要,但也很关键,那就是:我们非常有可能实行议会民主制而非总统制。

议会民主制比总统制要高明太多了。议会制几乎不可能导致独裁,因为议会制不会产生无解的政治冲突,比如总统和立法机构之间,就往往走向僵局。

在美国,环保人士常年要求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征税。尽管他们动员了具同情心的商人、慈善家,甚至试图建构跨党派联盟,但终究没能通过减排法案。在英国,保守党政府想对二氧化碳加税,就轻松办成了。高效的议会制还能通过相关立法,增进公民福祉,减少社会不公。与总统制国家相比,议会制国家政府开销占GDP的比率要高出5%。

孱弱的上议院也让英国议会民主制高效运转。美国却被这样的参议院绑住手脚:赋予怀俄明州与加利福尼亚州同等权力地位,要知道,加利福尼亚州的人口是俄怀明州的66倍。更糟糕的是,参议院与议员更多的众议院也拥有同等权力地位。世界上绝大部分采纳英国政治系统的国家,其上议院地位要远远低于下议院。加拿大上议院只在很罕见的情况下才影响立法过程,最多也只是进行微小变动。他们无法达到美国众议院干预立法的程度。

我们兴许会采取君主制,受伊丽莎白二世统领。君主立宪制是人来有史以来最好的政府系统。总体而言,在议会制下,当对于应该如何组织政府产生分歧时,存在一个超然于党派利益、不同于首相/总理的国家元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牛津政治科学家佩特拉·施莱特(Petra Schleiter)和爱德华·摩根-琼斯(Edward Morgan-Jones)发现,与君主相比,不论是议会间接选出还是人民直接选出的总统,都更倾向于不通过新一届选举便重组政府。换句话说,总统要想重组政府,更不愿意经由民主途径展开。吊诡的是,君主制是更为民主的政治体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捷注册(禁q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黄金吧|黄金论坛|手机版|指标下载|非农|目录|交易危机

版权所有: ©2014-2021 fx3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
皖ICP备: 2024050410号-2

风险提示:杠杆风险高,交易要谨慎 声明:坛友发言和回复均为个人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
若有侵权请联系fx3q@qq.com删除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