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盲战 于 2022-3-7 09:08 编辑
F大的三观论述充分说明一点,读书需要选择。
人类自成人开始,世界是及其简单的,而随着各种知识的获取,人类活动的复杂化也变得毫无规律可言
自然现象解释,初生的秩序,开始变得越来越混沌,用专有名词解释叫熵增定律
回到F大讨论的话题之一,五行。最初的五行存在吗?不存在,从有信息可查的夏朝以前的诸神大战(黄帝炎帝蚩尤大战,基本以神话形式存在)到夏商周的秩序生成,(周礼在孔子时期以及战国时期都有诸多人明确学周礼,所谓礼崩乐坏,也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一定是经历了什么事情的发生。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从夏朝前的诸神大战(可以解释为氏族部落征战)找到人类历史发展出现混战的原因。再到商周的礼乐建立,到战国的礼崩乐坏再到秦始皇的统一度量衡。这都是混沌秩序的演绎。而在这个过程中,阴阳与五行一说,是古人对现实世界秩序的归纳总结,但一定是与生存生产有关的。在这一点上,古人生产力低下,吃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的前提下,不会对易经与五行之类做出诸如金克木,土克水之类的荒诞解释,只能是现实中的具体事件的总结。同时,易经中的:连山易,归葬易,与周易,也一定不是占卜的书,更不是看风水的书。那么为何周易到了现在至少在老百姓层面变成风水与皇历吉凶的书了呢?其实这又是秩序变混沌的演绎。
我试图从古人的生产力的变迁来找到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什么
发现如果从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条线索看人类的进化,脉络非常明晰。一系列事件也能完美解释。战争的发生不会是因为一句A国君骂了B国君一句NMB,就发生了两国交战的。古人的战争99%是因为一点,就是吃喝问题。说白了就是生存问题。尤其在部落时代更是如此。到了战国时期,也脱离不了这一线索。只不过是变成国家的生存问题。
如果延续这个思路也就是以经济发展与生产力的构建思路将中国历史重新梳理。脉络极其明显了,并且可以往后推500年都没问题。
再一个实例:匈奴为何南侵?匈奴人养马养牛养养,这类牲口是越养越多的,还需要南下抢掠吗?需要,因为人是需要吃粮食的,只吃肉人会出问题。所以匈奴南下的目的自然是抢粮,而且是多发生在丰收之后或收获之前南下抢粮。而汉朝与匈奴和亲的每年大量的粮食送往匈奴证明这一点,否则就是大量金银了,可匈奴人不需要金银。
说多了。梳理历史的转折点,以经济与生产力为线索寻找朝代更替的原因,符合交易人的特点,这也是为何马克思的资本论讲的是生产力问题而不是宗教斗争(貌似宗教斗争也是基于宗教利益的冲突产生,基督教穆斯林以及犹太教佛教等等的宗教,都是以吸取教众的利润为前提,如果一个宗教没有在信徒身上获利,那么这个宗教大概无法延续或壮大或出现在历史上)。
上古时期的关键点,大禹治水,商周交替,秦朝统一。汉代盐铁归公。越王前,历时越迷离,更因为无明确文字记述,即便在有文字记述的时代后,古人的历史著作中经济与生产力的变迁也是及其隐含的线索。
赞同F大说的看君王列传。看这些不是看故事,重要的是看施政纲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状态以及生产力变化的关键点。
当前在研究大禹治水,这一关键事件决定了中华以后的几千年。及其有意思古人为何要治水?躲到山上去不好吗?解决这个问题就有线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