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奶爸
责任编辑
- 金钱
- 18748 美元
- 权重
- 7 股
|
本帖最后由 nasa1888 于 2019-12-14 21:10 编辑
问:陶陶,你如何认识我们当前世界所处的时代?
答:这个很难一句话说清楚,我的水平不足以解构这个难题,不过你要让我简单勾勒一下这个所谓的“现在”,我想我还是可以说一下的。
我们这个时代实际上类似于二战前夜,在理解我这句话之前,请务必记住,我并不是说这个世界未来几年的前景就必然是毁灭性的战争。
这种相似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你去看各大国的经济政策和结果,就会发现,无论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多么擅长构建新名词,今天各个大国实际上都在走二战前凯恩斯之老路——即当经济衰退的时候,通过政府财政背负巨额债务来推动经济继续发展(美国的量化宽松实际上一样,其政府债务在经济危机后翻了一倍)。这不是今天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二战前即出现的问题。
事实上,当年1929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近乎无解的经济问题,对于政治家来说,简单粗暴的凯恩斯政策是必然选择。美国开始所谓的罗斯福新政,英国财政大臣张伯伦推动大规模福利住房计划(类似于中国的棚改),德国希特勒推动社会福利和军事工业提振经济。
毕竟,对于政治家来说,根本没得选,因为不搞凯恩斯政策,政府就垮台了。
问:我想插一下嘴啊,那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呢?对经济未来意味着什么?
答:凯恩斯政策的未来其实并不复杂,二战前的历史经验表明,其最终不外乎政府财政的灾难和经济的再衰退。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经济危机后,为了维持美国的经济增长,他将美国的财政赤字推高到史无前例的水平;大英帝国财政大臣及后来的首相张伯伦之福利计划和住房政策,使得英帝国的财政赤字濒临崩溃;至于阿道夫希特勒的财政刺激,更是背负了巨额的政府债务。不过,通过这种财政透支,这些国家的经济都维系了表面的繁荣。
今天美国的债务在经济危机后走向历史巅峰,以及中国地方财政困难,在我看来,不过是当年大英帝国和美国财政困难的重演——今天美国政客们对国债高峰的恐惧,常常让我想起英国财政大臣张伯伦对着大英帝国财政刺激政策后之财政负债表哀叹绝望的神情,这并不稀奇。
那么,什么时候这些国家的经济再次面临新的真正大衰退呢?
历史经验显示,当凯恩斯国家经济刺激成为经济的最关键推动力时,评估经济的未来,其他指标实际上都只是虚像了,你只需要看财政状况,即可清晰精准地推导出经济的未来。
1936年美国国会改选,新的国会否决了罗斯福的财政透支计划,美国经济重新迅速向下,走向新崩溃;1937年底,随着德国崛起威胁越来越严重,英国财政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经济推动计划,其经济迅速陷入新的大萧条;至于德国,到了1939年9月,她走向了战争,经济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历史早已阐明了最关键的逻辑。
我相信,这条经验,同样适用于当前的世界主要大国。
问:不过,随着美元与黄金的脱钩,现代央行和现代金融,是不是已经帮政府永久解决了财政债务问题?
答:我对金融理解有限。
但是,你要知道,美元与黄金脱钩还不到50年时间,而美国的财政高速负债的时间仅仅只有十几年。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个时间长度似乎足够长,但对于历史和真理来说,这个时间维度经不起考验,她并不能证明历史上一再发生的事情能够被杜绝。
问:除了经济问题,当前世界与二战前的世界还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这个就体现在各国政治和国际关系上了。
在各国政治层面上,当经济危机降临后,必然会出现民粹主义的崛起,不管是极右翼,还是极左翼,本质上都是对现有社会秩序构成挑战,都追求均贫富和民族主义。
打开日本二战前最流行思想家、日本军国主义缔造者北一辉的著作,你会发现,这个人之所以能够在1929年经济危机后迅速崛起为日本思想领袖,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两点:第一,他积极鼓吹均贫富,这使他获得经济危机下生活艰难之下级军人和民众的追捧,契合了时代需求;第二,他吹捧日本民族优越论和武士道精神,这迎合了日本人民的本能。如果你看过阿道夫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就会发现,希特勒观点的内核同样如此,北一辉和希特勒都是二战前崛起的政治领袖,尽管国别不同,却体现了极大的相似性——当时的法国、英国甚至美国,都存在这样的人,他们受所在国文化和环境的不同,并享有相似的观点和不同的命运。
假如你再将视野进一步延长,你会发现今天的法国玛丽勒庞、美国班农、英国法拉奇,他们都崛起于经济后危机时代,却享有与当年经济危机下崛起政客们相似的观点,这并不是偶然。此乃人类历史规律在相似变量催化下产生的必然结果。
转自:王陶陶 |
|